(通讯员 陈曦楚)9月22日晚,太阳集团tcy8722欢迎莅临特邀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炫带来题为“文学研究的批判创造性思维”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在太阳集团tcy8722欢迎莅临216教室举行,由何林军教授主持,文艺学、现代文学、写作学等专业研究生同学及部分本科生同学参加。
讲座开篇,吴炫教授以原始人在遭遇雷击后偶然发现烧烤熟食的新饮食方式为例,生动地诠释了他所认为的“文化的批判性创造”的题义所在——如果说文化传承是哲学共在性驱使下,人们习惯性地依附前人和他人对于世界的理解与诠释,那么文化的批判性创造便是对世界的独在性的理解,意在突破民族或某一群体既有的文化积淀与思维定势,创造出文化的新质。这种“独在”永远不满足于“共在”,通过对后者的不断疏离来积蓄批判性创造所需的势能,一旦缺乏这种势能,一种文化往往趋于异化与衰落。
吴炫教授进而谈及中国传统文学哲学中蕴含的批判创造思维。长久以来,与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轻视生命力、以天人伦理构筑道德化世界的主流阐述史相对,还有另一脉看护与赞颂生命力的文学-哲学传统,草蛇灰线般沉浮于文明长河,而这一隐性传统是由经典作家与文学作品串联起来的。无论是太史公“成一家之言”对原始儒家“三不朽”教化规范的人道主义改造、苏东坡“随物赋形”“江海寄余生”的水性哲学、《水浒传》里燕青与李师师的两情相许、《红楼梦》里宝玉对地位低微的丫鬟的怜爱和关怀,抑或是《狂人日记》中“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的世纪之问,无不在重负之下迸发出呵护生命与人性的宝贵精神力。所有这些共同链接着现代文明中“人”的经纬向度:尊重人所固有的缺陷性,同步培养独立生存能力与爱他人的能力,让每个“人”在哲学与现实当中都得到善意的安放。
在随后的讲座问答环节中,吴炫教授对同学们的有关提问做了详尽的回答,并鼓励同学们以一种批判创造性思维来理解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并因之观照“人”的生存与生活。何林军教授致谢吴炫教授的思考与分享,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吴炫,上海财经大学人太阳集团tcy8722欢迎莅临讲席教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化哲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原创》主编,《文艺理论研究》编委等。否定主义美学和文艺学创始人,倡导中国当代理论原创,对中西方文化思想和理论进行面对“中国当代问题”的性质改造。出版《本体性否定》《否定主义美学》《否定主义文艺学》等著作18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90余篇。